2015年4月25日 星期六

遇安小班手工紀錄

到小班之後,遇安開始有手工課,
她很喜歡,也學得很好,
有時候還會想偷超進度,試試大班的東西,不過,確實不能跳太大步。


 簡單的捲捲編,嗯,很基本的手眼協調和耐心,美感也參酌其中。



2015年4月23日 星期四

接力棒

養出遇安有良好依附關係的人格
應該是我對遇安和自己的理想期待
可是
好難
因為要賴皮自己也實在不是一個細心反思的人
因為也要把責任推一點給小孩的氣質

幾次跟老師聊到遇安缺乏安全感的表現
讓我頭疼生氣無奈的「接力棒」!

早上一切安好,抵達學校,一定有值週老師陪早到的孩子們,
那些熟面孔,都能自得其樂的玩耍,等著自己班的老師到校進教室,
可是,她都沒辦法,不管老師已經在或不在,
她都一定要抓著我,直等到老師走近帶走她,才能安然放手。
就像接力賽的棒子,交接!

如果我急著要走想放開她的手,或是幾次說好要練習時,她都還是反悔會哭,讓其他家長疑惑問我她是不是剛入學...害我小尷尬之餘,只能想說每個孩子真的都不一樣、每個親子相處都有特別的挑戰、每個哭泣的畫面都有它的故事,不能一概而論呀~

我對遇安的期待,很簡單
陪她走到教室,然後抱一下,她可以跟我掰掰~
獨自或和同學一起玩,讓我離開去上班。

老師說遇安在學校玩耍,也時常玩一玩,就跑到老師身邊抱一抱、晃一晃,才能又去玩,想了解她在家和爸爸媽媽互動的情況?
而我只能說她大多黏著我,也常玩一玩,就會要到我身邊一下,我會陪她玩,兩人也有親密的互動時間,但是,像吃飯,她會認為我坐在旁邊才就算陪她,坐在距離1.5公尺的椅子上看著她就不算陪她。爸爸的部份,遇安不太會主動找爸爸,雖然也不致於兩人沒互動時間,不過在我的想法裡,父女的互動確實有可以更好的成長空間。

因為下學年要接行政上班打卡,因此現在早早就跟遇安預告「從夏天開始要練習學會等老師來」這件事,希望她可以有心理準備,利用升上中班這個成長意義,順利改掉接力棒的情況。